1940年代,理查德·亨特發(fā)明一種三刺激值配色模型,即Lab,實現(xiàn)了近乎均勻的感知色差間距。亨氏Lab事實上被公認(rèn)為描繪色坐標(biāo)和顏色間差異的模型,只是未正式成為國際標(biāo)準(zhǔn)。
三十一年后,CIE頒布亨氏Lab的更新版本:CIELab。它的正確發(fā)音是“see-lab”,或者“L*A*B*”,一些應(yīng)用程序和儀器直接稱之為L-A-B,或Lab。
色差儀上的l,a,b代表什么?
不論怎樣稱呼正式的“色彩空間名稱”,務(wù)必知道字母L、A、B的含義。
L*:明度
A*:紅/綠值
B*:藍(lán)/黃值
a*軸從左至右。+a方向上的顏色測量活動顯示紅色偏移。
b*軸上,+b移動代表黃色偏移。
中間L*軸在底部顯示L = 0(黑色或總吸收)。
平面中心是中色或灰色。
為了進一步說明L*a*b*值對于特定顏色的意義,參見下圖中的花朵A和B。
就像地理坐標(biāo)(經(jīng)緯度和海拔)一樣,
L*a*b*色值可以幫助我們定位和溝通色彩。
http://bolzs.com/categories/portable-spectrophotometers/exact-2/
http://bolzs.com/categories/portable-spectrophotometers/ci64/
http://bolzs.com/categories/benchtop-spectrophotometers/ci7800/